欢迎登录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领导信箱 加入收藏

安徽省示范高职院校

安徽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首页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22-07-07 来源:校史编写室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自1951年正式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70年守正而又创新的历程。一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史,就是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薪火相传的创业史、奋斗史,不断超越的发展史、光荣史。

一、起源

在中国版图上,千里淮河二分南北,京沪铁路纵贯上下,其分合交汇处,便是有着淮上“珍珠城”之誉的安徽省蚌埠市。

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从蚌埠中部穿城而过,蚌埠由此开埠。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商业贸易的红火,蚌埠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逐渐兴盛起来。

1945年抗战胜利后,安徽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在省立第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立蚌埠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校址设在黄庄,首任校长杨诚成。

1947年10月,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因经费和学潮等原因而被撤销。尽管学校仅仅存在一年多时间,但为后来安徽地区创办高等级职业技术学校打下了基础,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源头。

早在1946年,安徽省一些地方绅士和教育界有识之士怀着“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奔走呼吁创建一所高等工业学府。1947年1月,安徽省国民政府常会决定在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基础上筹备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并公布了学校筹备委员会名单。同年3月,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筹备委员大会,修正通过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筹备计划纲要》及有关建校各项章则,学校筹建办事处随即开展工作。

新校选址在何处?成为当时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民众对工专迁址反映最为强烈。为慎重起见,筹备委员会在专程考察淮南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状况,尤其是考察淮南矿路公司后,认为:学校“倘能邻近工业区域,使学生得以置身工业环境之中,逐日有所观察,尤称合适”。1947年6月,安徽省国民政府同意学校由蚌埠黄庄迁往淮南洞山新址。

万事开头难。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迁址淮南后,淮南矿路公司鼎力相助,无偿拨让洞山煤矿94间矿场房屋作为学校临时用房,捐助26000万元协助学校建设新校区。每年为学校补助讲座费3000万元(用于从京沪聘请客座教授授课酬金),每月补助职工用煤30吨、补助学校用电1500度。此时,学校虽属官办、名为省立,实则是官办民助,淮南矿路公司功不可没。

1949年1月18日,淮南煤矿和平解放。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批准成立由15人组成的复校委员会。3月28日,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正式复校上课,年底在校生达到320人,教职员达到38人。

从1950年起,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几经易名,先后使用“淮南工业专门学校”“淮南煤业专科学校”“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等名称,隶属关系也是多次变更。

二、建校

明清时期,怀远县当地人称上窑山(官方称鸿山)为“北洞山”,现在的洞山为“南洞山”。殊不知,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南洞山”,七十多年前却成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诞生地。

1951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4月17日以“高一字第355号”批复“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同年10月,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由淮南矿务局代管,淮南矿务局第二副局长王际岩暂代学校校长。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王际岩为学校校长;2月,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成立学校党委会,王际岩为书记,程西海为副书记。至此,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江淮大地上,成为我国煤炭教育事业一颗耀眼新星。

从1951年至1955年,是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快速发展时期,在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开展院系调整。从1952年起,为了适应煤炭生产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学校重新调整设立了煤田地质、井巷工程、采煤、测量、洗选煤、矿山机械和煤矿机电七个专业。195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采煤、机电两个专业试点开办本科,

做好招生工作。1951年建校当年,学校招进专科新生254人,预科新生224人,在校学生达到775人,比1950年增加了75.7%。1952年,学校又开办了短期地质钻探、土木工程、工资薪酬等干训班。到1953年,在校生总数达到1400多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教学需要,学校除了从南京金陵大学和无锡江南大学招聘教授外,还从矿务局机关、基层矿厂和兄弟院校选聘教师,在职称、薪酬、住房等方面予以优厚待遇。到1952年底,学校教师总数增加到313人,其中教授32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1951年至1954年,学校持续不断地开展了新校区(即现在的淮河能源集团大院)基建工作,办公楼、教学楼、招待所、大会堂、餐厅、浴室、教职工住宅等总面积达到40000多平方米,实习工厂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

从一所职业学校发展到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为后来的合肥矿业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淮南煤炭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煤矿工人学校(现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和物质基础。

三、变迁

从1952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工作,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1955年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合肥矿业学院”,并于1956年7月迁往合肥南郊新址。1958年9月16日,经党中央批准,在合肥矿业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合肥工业大学,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1960年10月22日,合肥工业大学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2年3月,按照全国院校调整的规划安排,合肥工业大学与煤矿有关的采矿和地质的煤田地质共五个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专和淮南化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1956年7月,合肥矿业学院迁址合肥后,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其中部分专业和教师转隶到淮南矿务局,成立淮南煤矿工人学校。1958年夏,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煤炭厅技工学校”,1968年7月,学校更名为“淮南矿务局技工学校”。1969年夏学校停办,1978年春学校恢复办学。

四、跨越

20世纪70年代,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工矿企业掀起了兴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热潮,全国煤炭系统五年间共开办工人大学1160所、1680个班、学员达60670人。

1975年2月,经安徽省教育局同意,淮南矿务局医科大学成立,设在第二矿工医院。1975年3月,淮南矿务局大通矿创办职工业余大学。1979年8月,淮南矿务局望峰岗机械厂创办职工工科大学。1979年8月,在大通矿职工业余大学基础上,创办淮南矿务局职工财经大学。1982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成立淮南矿务局职工财经、医科、工科三所大学。

1982年1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由安徽省高教局报教育部备案,财经、医科、工科三所大学合并成立“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由淮南矿务局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招生、统一分配。1983年11月,淮南矿务局决定职工大学与矿务局党(干)校合署办公,除医科驻守矿工二院,工科、财经两校向洞山集中,校本部设在原矿务局党(干)校院内。

1986年6月,按照国家教委“谁办学,谁管理”的精神,包括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在内的煤炭系统32所职工高校,按行业隶属关系划归煤炭部管理。同年10月,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被明确为煤炭部属高校,面向全国煤炭系统招生。

1991年10月,国务院制定颁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确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下发《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999年6月,安徽省教委同意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改名为“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淮南工业学院设立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人员管理隶属淮南矿业集团;教学相对统一,接受淮南工业学院领导。学校由此进入普通高校招生行列。

2000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建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同意在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淮南矿业高级技工学校(原矿务局技工学校)、淮南煤炭体育运动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建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由淮南矿业集团领导和管理,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的指导和监督。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成为淮南矿区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以来,以企业振兴和人才培养为己任,在守正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以工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全方位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新格局,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目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接受教育部评估和认证的首批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院校、“1+X”证书试点院校和煤矿工业文化“一校一品”单位,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高校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煤炭工业文化教育研学基地。 (撰稿:孙学海 审核:李群 发布:薛心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