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训
修德立身 强技立业
二、释义
修德 出自《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意思是修养德行,行善积德,提升自身的修养、素养,旨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作为高校,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崇高的思想品质,故“修德”放在首位。
立身 立身,处世、为人;立足;安身。《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鲁迅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
强技 《庄子·养生主》:“道也,进乎技矣”,《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荀子·富国》:“百技所成。”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既是对高职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是对学生技术立身、技术自尊、技术自强的要求,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学有一技之长,精通一门技术,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刻苦学习和具体实践,才能达到精诚之境。
立业 指建树功业;建立事业等。语出汉 荀悦 《(汉纪)序》:“斯皆明王贤臣命世立业。”宋·苏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概言之,德才兼备,修德为要;励学敦行,强技为本。品德高尚,方能立身于世;技艺精湛,方可立业有为。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和育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