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6日,“五金”新基建背景下安徽省高职院校一流课程及优质教材建设交流会暨教务处长联席会议在安徽屯溪召开。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张艳艳副处长、任雯君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洪国芬主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荀莉副研究员,以及全省60余所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共话安徽职业教育发展。我校教务处处长参加会议。
张艳艳围绕深刻认识“五金”新基建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在“五金”建设方面的现状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作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五金”新基建为抓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省高职院校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务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交流阶段,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先后发言。我校发言题目为《培训赋能鉴定提质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实践探索》,围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项目实施、主要做法、成果成效和经验体会四个方面进行汇报,阐述我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职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技术技能、管理水平,以及学历层次为重点,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服务协同机制,发挥两个“基地”、两个“站所”和三个“中心”功能,全力推进服务企业技能创新、服务社会能力提升、服务社会基础建设三大工程,强化硬件基础建设、机制体制保障、信息化手段应用、培训项目开发和培训形式创新等建设,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益和办学能力全面提升,受到参会领导和兄弟院校一致认可。
专家报告阶段,来自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和安徽省内专家领导围绕“五金”新基建、专业教学标准、产教融合研究、产业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等进行了10场专题报告。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院长李雪教授做了《加强“五金”建设 迎接教学评估》辅导报告。他指出,到2030年,安徽省将对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一轮办学能力评价,包括常态化开展办学条件监测和教学工作评估,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关键办学能力大幅提升,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本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切实提升安徽省高职院校课程、教材建设水平,强化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为深化各高职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撰稿:杜先春 审核:周波 发布:戴文涛)